強強聯合 象嶼股份攜手中國中檢共啟大宗商品供應鏈高質量發展新程
近期,象嶼股份與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檢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檢”)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并同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及商品檢驗合作協議。象嶼股份總經理助理孫剛,中國中檢檢驗公司總經理呂祁出席并見證簽約。象嶼股份物流管理中心總監兼供應鏈發展部總監曹靈,中國中檢檢驗公司副總經理游俊輝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志著雙方合作邁向了新的階段。孫剛表示,中國中檢作為國內權威第三方檢驗機構,在商品檢驗等方面擁有深厚的專業背景,其技術實力與行業資源將助力象嶼股份構建高效、敏捷的供應鏈體系,進一步鞏固市場優勢。希望雙方以此次簽約為契機,協同探索多元化業務場景,共拓發展增量,持續提升產業鏈價值,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
效率
2025-09-10
內容來自
簽約!服貿會上,中關村綜保區傳來重磅消息
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運營服務有限公司與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檢驗有限公司、北京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北京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日通國際物流(中國)有限公司四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檢驗認證、智慧物流服務等方面助力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中關村綜保區”)的發展。 據介紹,北京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不僅提供物流運輸,更致力于打造一站式、智能化、專業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推動中關村綜保區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體驗更優”的產業服務環境。“在生物醫藥領域,順豐具備專業資質和溫控運輸能力,可提供零下80℃到25℃多溫區控制及運輸;在半導體領域,針對半導體行業高精度、高價值、嚴要求的特點,提供定制化
效率
2025-09-12
內容來自
化學廢料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名單
以下是一些在化學廢料檢測領域較為活躍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列舉供參考:1.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檢驗有限公司該公司提供環境檢測服務,涵蓋化學廢料的分析與評估。2.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專注于工業與環境檢測,在化學廢料檢測方面有較多經驗。3.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范圍包括環境監測和化學品測試。4.Intertek天祥集團提供環境與化學品檢測服務,覆蓋多種廢料類型。5.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開展化學廢料檢測業務,服務于華南地區。6.上海化工院檢測有限公司聚焦化工行業,提供廢料檢測與評估服務。7.北京化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依托高校資源,提供專業檢測和技術支持。8.青島斯坦德
效率
2025-09-22
內容來自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檢驗取得石油化工原料快速檢測裝置專利,提高檢測效果
息顯示,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檢驗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一種石油化工原料快速檢測裝置”的專利,授權公告號CN 223361860 U,申請日期為2024年09月。專利摘要顯示,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原料檢測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石油化工原料快速檢測裝置,包括檢測儀,檢測儀的底部設有抽取裝置,抽取裝置包括采集管,氣腔內連接有抽取機構,采集管遠離抽取機構的一端貫穿開設 有進氣口,采集管靠近進氣口一端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與進氣口連通的抽管,抽管內連接有負壓封堵機構,采集管的中間位置靠近 檢測儀的一側固定連接并連通有 連接管,連接管內連接有導氣組 件,連接管遠離采集管的一端與檢測儀連通。該種石油化工原 料快速檢
效率
2025-09-26
內容來自
【鄭商所發布關于丙烯期貨交割業務有關事項的公告】
定質檢機構2家 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和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檢驗有限公司。 三、交割相關費用標準 (一)標準倉單倉儲費標準 指定丙烯交割倉庫期貨倉儲費收取標準為5元/噸·天,指定丙烯交割廠庫期貨倉儲費收取標準為4元/噸·天。 (二)交割倉庫出入庫費標準 1.采用汽運方式的,入庫費20元/噸、出庫費0元/噸,均由入庫方承擔。 2.采用船運方式的,入庫費34元/噸、出庫費24元/噸,分別由入庫方和提貨方承擔。 (三)交割廠庫出庫費標準 1.采用汽運方式的,出庫費為0元/噸。 2.采用船運方式的,出庫費為10元/噸,提貨方承擔。 丙烯期貨相關費用標準 (四)質檢項目及收費標準 丙烯指定質檢機構檢驗費用
效率
2025-07-18
內容來自
【公告與通知】關于丙烯期貨交割業務有關事項的公告
二、指定質檢機構2家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和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檢驗有限公司。三、交割相關費用標準(一)標準倉單倉儲費標準指定丙烯交割倉庫期貨倉儲費收取標準為5元/噸·天,指定丙烯交割廠庫期貨倉儲費收取標準為4元/噸·天。(二)交割倉庫出入庫費標準1.采用汽運方式的,入庫費20元/噸、出庫費0元/噸,均由入庫方承擔。2.采用船運方式的,入庫費34元/噸、出庫費24元/噸,分別由入庫方和提貨方承擔。(三)交割廠庫出庫費標準1.采用汽運方式的,出庫費為0元/噸。2.采用船運方式的,出庫費為10元/噸,提貨方承擔。丙烯期貨相關費用標準(四)質檢項目及收費標準丙烯指定質檢機構檢驗費用四、交割業務辦理起始
效率
2025-07-18
內容來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