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街)政府(辦事處),區府直屬各單位:
《花都區促進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衛生健康局反映。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4月23日
花都區促進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構建“12218”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北部高端生物醫藥制造增長極”等工作部署,發揮臨空優勢加速集聚一批高端生物醫藥與健康制造企業,推動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1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深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改革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4〕53號),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措施。
一、重點支持產業領域
高端醫療設備制造領域:包括原料及產品研發(電子器件、醫用材料、產品研發等)、醫用醫療設備、家用醫療設備、體外診斷設備、高值醫用耗材等;
生物醫藥制造領域:包括疫苗、細胞藥物、免疫制品、抗體藥、核藥等;
醫療健康領域:包括醫療康復、醫療美容及配套檢驗檢測服務、營養保健食品及用品等;
醫藥合同外包服務平臺:包括中試服務平臺、高端制劑平臺、合同研發機構(CRO)、合同外包生產機構(CMO)、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機構(CDMO)等。
二、外招一批優質企業
大力引進龍頭企業。聚焦重點支持領域,發揮空港樞紐區位優勢,集聚一批臨空指向性藥械生產制造業企業,對于投產前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土地購置費,下同)不低于3億元的生產制造項目,按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0%給予一次性支持,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金額不超過8000萬元。同時在空間保障、場地建設、設備購置方面予以綜合支持,對企業產品進出口等開設專門服務通道。(責任單位:花都開發區管委會、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衛生健康局)
三、支持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聚焦生物醫藥與健康新領域新賽道,大力引進一批生物傳感、合成生物、疫苗、細胞藥物、免疫制品、抗體藥、基因治療藥物等高價值、高活性、高實效研發項目及新藥研發機構、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8000萬元的,按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0%給予一次性支持,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金額不超過4000萬元。(責任單位:花都開發區管委會、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衛生健康局)
四、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生物醫藥制造業企業年度工業產值收入首次達到3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的,分別給予3萬元、5萬元、10萬元的支持。對生物醫藥研發服務業企業年度營業收入首次達到1000萬元、2000萬元、5000萬元的,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50萬元的支持。(責任單位: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衛生健康局、區財政局)
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給予新增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給予新增的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最高1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給予新增的獨角獸企業最高30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責任單位: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
五、夯實產業載體支撐
打造生物醫藥與健康特色園區。堅持“研發創新在全球、轉化落地在花都”,充分發揮區屬國企作用,高起點規劃建設一批“千畝百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園區,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首選地;強化園區建設與招商同步,大力吸引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現代中藥、精準醫療、體外診斷、健康服務等重點領域頭部企業,核心業務板塊和區域總部落戶花都,打造特色鮮明、經濟效益顯著的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鏈,與廣州國際生物島實現“協同聯動、錯位發展”。對于有用地需求的項目,試行靈活土地供應方式,其用地可按評估價的70%設定出讓起始價。對于科技含量高、帶動性強、發展前景好的優質項目,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進一步解放思想、推行定制化土地優惠政策,最大限度降低初始拿地成本,助力項目快速落地、高效發展。〔責任單位:花都開發區管委會、區財政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各鎮(街)〕
專業化配套支持。支持企業和園區管理機構建設生物醫藥與健康特色園區,采取“低成本開發+高質量建設+準成本提供”產業供給模式,結合企業藥品實驗室研究、小批量藥品試制、中試生產到工業化生產等不同階段建筑層高和荷載等需求,為入駐企業提供廠房建設“定制”服務,就近配套道路、供水、排污、排水、電訊光纜、供電等基礎設施。針對入園企業,保障建設項目排污指標供給,引進有資質的專業機構為園區生物醫藥危險物提供儲存、處置等服務。〔責任單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水務局、市生態環境局花都分局、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花都開發區管委會、各鎮(街)〕
提供租金支持。鼓勵國有企業開發建設孵化器,打造“拎包入園”的零租加速器、孵化器。對創新能力強、市場潛力好的創新創業項目,提供使用時間不超過3年的免費場地,每家企業每年最高支持100萬元。同時,實行“股權換租金”“服務換租金”等新型模式,提供共享實驗室、共享展廳等系列特色服務,持續營造良好的創新支持氛圍。〔責任單位:花都開發區管委會、區財政局、各鎮(街)〕
六、精準拓展應用場景
推進醫院企業協同發展。支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花都院區、廣東省中醫臨床研究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花都院區及區級醫院納入港澳藥械通定點醫療機構。鼓勵區級醫療機構加入廣州市研究型醫院聯盟,充分運用聯盟“統籌、協同、賦能”的作用,全面提升創新藥械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應用能力,推動更多臨床急需藥物在區域內醫療機構使用。將臨床研究納入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推動獲得藥物臨床試驗資質的區內醫療機構與醫藥企業簽訂臨床試驗合作協議,每年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臨床試驗服務項目。完善產學研機制,建立政府主導的醫校企定期交流機制,深化醫院企業全產業鏈對接,鼓勵在地醫院建立產學研轉化研究所,支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花都院區腦機接口項目,區人民醫院消化病學科、腎病泌尿學科,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重癥醫學科,區婦幼保健院孕產期保健特色專科和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等科研項目通過企業轉化落地,實現“臨床—科研—臨床”閉環的持續發展,“概念驗證—臨床試驗—產業化”全鏈條轉化。(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教育局)
拓寬藥械銷售渠道。全力支持醫藥企業產品納入藥品集中采購平臺(GPO),打開銷售市場。全力推動醫藥企業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工作和藥械集中帶量采購,讓更多藥械通過談判納入醫保目錄和帶量采購。及時推介企業的原創新藥(First-in-class)或同類最優藥物(Best-in-class)的創新藥品以及三類醫療器械納入廣州重大創新藥械產品目錄,建立目錄產品的采購獎勵制度,督促我區醫療機構做到“應配盡配”。(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局、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市場監管局、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花都分中心、區商務局、區貿促會)
七、建設醫療美容高地
發揮空港“樞紐優勢”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花都院區等高水平醫院專科“名院品牌效應”以及花都綜合細胞庫研究與臨床轉化優勢,創新“以醫帶藥、以醫帶械、以醫帶美”模式。圍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花都院區,打造醫療美容、醫療康復特色示范街,大力支持引進醫療美容、術后康復和細胞與基因治療等相關企業,精準對接術后修復和重建、微針治療、面部美容等醫美消費新需求,帶動上下游企業集聚。對新獲得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認證的醫療美容機構(企業),按項目總投資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支持,打造花都“美麗健康產業”新招牌。(責任單位:花都開發區管委會、區衛生健康局、區市場監管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新雅街)
八、提升創新研發能力
支持創新藥品研發。對企業自主研發并轉化的生物制品、1類中藥、2類高端中藥、1類化學藥品、2類高端化學藥品(創新藥物的分類及界定規則,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藥品注冊分類標準適時調整),分階段對企業開展的臨床試驗研究給予支持,新啟動臨床I、II、III期研究的新藥項目,經評審,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500萬元和1000萬元經費資助。企業每年累計獲得臨床試驗資助最高不超過1億元。(責任單位: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衛生健康局)
支持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區內研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首次注冊證書并產業化的(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分類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主管部門發布的現行注冊分類標準執行),單個品種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單個企業每年累計獲得的支持資金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責任單位: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衛生健康局)
支持引入進口新藥。對獨家進口具有明顯臨床優勢和良好市場前景的新藥品種,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注冊證書后,每個品種按其實際投入費用的10%給予最高不超過1200萬元支持。(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衛生健康局)
九、強化金融支持
設立花都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引導專項基金,強化以投促引,按照市場化原則支持生物醫療產業,推動私募股權基金加大對生物醫療產業的股權投資力度,引導資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充分發揮國有產業基金的引導帶動作用,完善產業基金投資管理機制;建立國有基金被投項目長周期考核和容錯容虧機制,推動國資出資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鼓勵銀行機構創新推出適應生物醫藥和健康企業融資需求的個性化產品與服務,開設信貸審批綠色通道,發動并指導符合要求的企業積極申報省市兩級貼息政策,全流程追蹤辦理進度。推廣“花都區助保貸”業務,切實降低企業融資門檻與成本。支持符合條件的生物醫藥和健康產業項目申報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商務局、花都開發區管委會)
十、加強產業人才引育
支持高端人才引進,加快集中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高層次人才。對企業和相關機構引進的國內外優秀人才,按照現有人才政策推薦申報市、區各類人才計劃。制定《花都區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人才緊缺急需崗位目錄》,支持相關緊缺人才落戶,并在住房保障、教育咨詢、配偶就業、醫療服務等方面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保障。入選市級以上相關人才項目的,納入花都區高層次人才項目予以服務保障。每年安排專項經費,拓展人才交流互動平臺,支持行業協會、學會、聯盟等在花都區舉辦高端會展論壇、學術會議等活動。拓寬人才國際視野,支持產業人才參加國際性學術交流及競賽活動,支持產業人才出境接受專業性培訓,促進創新人才成長。相關獎勵在區內已有人才政策的基礎上,按市級政策獎勵額度的50%配套支持。(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商務局、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衛生健康局、區科協、區工商聯)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為3年,實施期限將根據經濟形勢和產業發展情況動態調整。國家、省、市如有新規定出臺,按照國家、省、市的政策調整執行。
本措施中所稱“不低于”“達到”“不超過”均含本數。
本措施適用于已登記注冊,依法在花都區內實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健全財務制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符合信用管理相關規定的生物醫藥與健康企業或機構。主要包括從事藥品、醫療器械、醫療健康服務等領域研發、制造及配套服務的生物醫藥企業或機構。
本措施條款間若有重復包含的、或本政策與區內其他產業政策有重復交叉或支持事項為同一類型的,按照“從高不重復”的原則執行。國家、省和市有支持政策的,疊加執行。